來朝聖王宏哲現場演講,王老師自嘲是媽媽界的巧虎XD
筆記:
你不要一直堅持自己是對的,夫妻看得面向不一樣
中庸式的教養,各退一步的中庸式教養
墊底很重要的,不然只看高遠目標太遙遠
陪伴
我們常常都是用大人的角度解讀小孩,要用小孩的角度
要2歲小孩整理積木跟大人年終大掃除是一樣的意思
3歲以前不是不收而是收不完、不會收
想說的很多但是詞彙不夠,所以發脾氣
大人覺得的小事,是小孩的大事
平視,聽得到我們的語言
我們講過的東西小孩都會記住,因為他沒什麼好記的(不像是大人)
寶寶若吵著要買東西:第一步:不要在寶寶想要的東西面前前面討論,因為那東西有吸引力,第一階段隔離,
你永遠都是新手爸媽
溫柔而堅持
當孩子說不要的時候,要對著孩子說:好,我有聽到你說不要。擋住了!
當父母面對小孩EQ越好,未來的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好!
我知道你不收玩具(孩子覺得被同理),我知道你不吃花椰菜⋯
1歲轉移注意力
2歲3歲再說多一點
4歲妳自己想想看你什麼時候收玩具呢
2歲關不住
不能只重吃睡。兩歲吃睡玩,只有玩遊戲才能解情緒!不會只有吃跟睡,這樣會教不動。小孩在成長智力,要給他玩具環境,而非關在家裡。光是帶他去711、家樂福,都是一種遊戲,滿足寶寶好奇心,可以跑遠一點!
當父母跟孩子說越說不可以、限制,孩子就會回更多「不要」,因為人都不喜歡被控制。給寶寶界線,也要有開放的。比如這邊是可以跑的,不要只有框架。
完整的教養,孩子才會穩定,可發洩自己情緒。
避免寶寶輸不起:玩遊戲、讀繪本,重視過程,不要重視結果的遊戲。輸的剪刀石頭布
得不到要趕快其他想辦法,而非在那邊罵幹嘛這樣
妳的直覺不見得都是對的
家庭教養學
很多媽媽會寧可上班不顧小孩,這沒有對錯,他們也不是沒有愛心。
是人都會追求成就感,帶孩子沒有,另一半要有同理心
給媽媽喘息空白的空間
小別勝新婚,不是跟寶寶黏在一起就是好,充滿抱怨、怨念才不好!不是一媚的付出付出付出
再回來了以後,媽咪就是不一樣,正向鼓勵支持。
